最新一期上海集装箱出口运价指数(SCFI)显示,较前一周下跌79.79点,跌至1515.29点,跌幅达到5%,且已连续七周下跌,累计跌幅接近40%。其中,欧线和美西成为重灾区,欧洲线累计跌幅达到40%,而美西更是遭腰斩,累计跌幅超过50%。
在四大主要航线中,远东到欧洲的运价是唯一止跌的,报价为1693美元/TEU,较前一期上涨115美元,涨幅达到7.28%。这主要是因为欧洲线运价已经跌至相对低档,反映了较为合理的市场价格。远东到地中海的运价虽然未上涨,但跌幅已收敛至1.14%,报价为2594美元/TEU。
然而,北美线则是重灾区,运价却持续走低。远东到美西的运价已经跌破2500美元/FEU的关卡,降至2482美元/FEU,较前一期跌幅达到14.6%。市场上已经出现2100美元和2200美元的报价,预计本周可能跌破2000美元大关。远东到美东的运价也大幅下跌,降至3508美元/FEU,较前一期跌幅达到11%。
对此,船公司一面减少舱位供给、一面喊涨挺价。面对运价持续下跌的情况,船公司采取了减少舱位供给和喊涨挺价的策略。然而,据业内人士透露,多数船公司3月5日喊涨欧线每大柜3000美元或以上,但传出马士基3月首周最新报价每大柜约2300美元,维持2月底运价或小涨100美元,地中海航运(MSC)随即跟进3月上旬报价约2290美元,其他船公司势将反应。
业界认为,此举意味3月初欧洲线涨价计划不乐观,这波运价走跌,除了受到去年抢运潮过后,今年货量骤减的影响,也跟海运联盟重组,航商抢货抢市占打运价战有关。
货代业内人士预计,按照货量恢复的速度来看,3月底或4月初运价才有可能回升。然而,目前关税、战争等变数较多,市场情况仍然不明朗。欧线过去一年因为红海危机和关税议题,大量货物提前进口,导致今年货量相对减少。同时,市场变数多、观望气氛浓厚,也使得运价难以回升。
再看美国线,之前受到美东罢工威胁、关税和红海危机等影响,也有提前大量出货的情况。目前部分美西线运价已经降至2100美元和2200美元之间,预计最晚4月也将推动涨价计划。然而,由于货量未显著拉升,运价回升仍然有待观察。
集运市场自今年1月2日以来,运价一直呈现下跌趋势。美西每大箱运价已经从5900美元跌至目前的2200美元,美东则从6900美元跌至3500美元。欧线船公司原计划3月3日将目前的每大箱2500美元运价提高到4000-4100美元,目前最新消息是会降低涨幅,每大箱改收3100-3200美元,至于运价会不会很快又跌回2字头,估计本周内就可揭晓。
3月3日,美西航线给长约客户的运价旺季附加费将从1000美元降为300美元。另外船公司在美西航线对于一班船能提供两百大箱以上货载的公司,上周就已经给出1900美元特惠价,估计本周还会再降。
大型货代业公司对于市场货量的预期也存在分歧。一些公司认为3月中运价可能回升,而另一些公司则认为至少要等到4月才能看到回升的迹象。不过,业内一致认为4月船公司一定会拉升运价,因为4月底年度长约就到期了,不调升将不利于长约价谈判。
美国一年一度的跨太平洋海事会议(TPM25)3月3日在美国加州长滩召开。这也是船货双方打探消息与协商新年度长约运价的最佳时机。预计会议期间将有许多关于运价和市场趋势的讨论和谈判。
SCFI运价:
上海到地中海运价2594美元/TEU,下跌30美元,周跌1.14%;
上海到美西运价2482美元/FEU,下跌425美元,周跌14.62%;
上海到美东运价3508美元/FEU,下跌446美元,周跌11.28%;
波斯湾航线每箱运价1015美元,下跌87美元,周跌7.89%;
南美航线(桑托斯)每箱运价2770美元,下跌177美元,周跌6.00%;
近洋线方面,远东到日本关西、远东日本关东、;远东到韩国每TEU与前一期持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