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渣罐(Slag Pots)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裁决。中国生产商/出口商面临294.43%的反倾销税,加上226.16%的反补贴税,复合税率高达520.59%。
美国作出渣罐双反终裁
2025年8月26日,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进口自中国的渣罐(Slag Pots)的最新贸易政策。在反倾销终裁中,美国商务部裁定所有中国生产商/出口商的倾销率统一为294.43%,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278.81%。
同时,在反补贴终裁方面,裁定Chaeng Great Wall Steel Casting Co. Ltd.、UMECC Beijing Equipment Inc. Ltd.、常州金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、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中国企业的补贴率均为226.16%。
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7309.00.0090项下产品,该编码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渣罐。而渣罐是冶金行业的重要设备,用于盛装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熔渣。
裁决背后的两大逻辑
这场贸易战的爆发绝非偶然。美国商务部以"中国生产商未充分应诉"为由,将初裁税率直接转化为终裁结果,暴露出两大深层逻辑:
1. 法律工具的武器化
美国将《贸易扩展法》第232条等国内法凌驾于WTO规则之上,通过"国家安全"等模糊概念构建贸易壁垒。联邦巡回上诉法院8月29日判决虽认定部分关税违法,但特朗普政府仍试图以"芬太尼问题"为由维持高压态势。
2. 产业链的精准打击
渣罐作为钢铁冶炼核心设备,2023年美国自华进口额仅1802万美元,却成为贸易战靶心。这种"小切口大影响"的策略,旨在瓦解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完整性。
美国商务部这一系列针对中国渣罐的贸易调查和裁决,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。高税率裁定将严重阻碍中国渣罐产品进入美国市场,给中国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经营压力,也不利于中美两国在贸易领域的正常合作与发展。
渣罐看似不起眼,实则是钢铁冶炼核心设备,全球能生产的工厂不多,中国占七成产能。美国本土渣罐厂因需求锐减、成本高昂,最后一家于2019年熄火,随后美国钢厂转向进口中国渣罐,2018-2023年进口量五年翻了近19倍。
裁决前,国内工厂试图通过转口规避风险,将渣罐运至越南等国换产地证,再漂向洛杉矶港。转口一度把报关单价抬高 15%,却依然比美国本土价低 40%。
然而,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(CBP)今年启用了“供应链溯源”试点,重点盯防 7309 编码。CBP 的新算法能比对熔炼炉批号、浇铸日期、船期,一旦查到金属成分与申报产地的历史数据不符,整批货直接扣留。
去年 11 月,一批经越南转口的渣罐被认定为“实质性改变不足”,进口商被罚 180 万美元。消息传回国内,转口链条瞬间降温。
以国内某制造商为例,其厂子年产1200只渣罐,七成出口美国。面对裁决,他有三条路:放弃美国市场转攻利润薄的中东、东南亚;去美国本土设仓,但投资大且面临诸多难题;砍掉渣罐线改做风电轮毂,需重新组建团队、流失客户。
针对此项裁决,美国钢铁协会内部也并非统一,巨头赞成加税,下游电炉小厂却叫苦连天--他们依赖中国渣罐,本土产能根本接不住。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(USW)算过一笔账:如果渣罐价翻五倍,每吨钢成本增加 6 美元,电炉厂利润被削去三成。工会担心,加税先伤到的可能是自己的会员。
更微妙的是,美国钢厂眼下正忙着游说另一件事:给进口钢坯加税。渣罐只是序章,他们真正的目标是堵住所有可能冲击本土产能的漏洞。商务部把税率定到 520%,更像一种姿态:要么别来,要么按我的规则改头换面。
领航国际成立于2005年,是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全国性、综合性、并依法从事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经纪公司。领航自成立以来,20年深耕于航运和消费金融领域,通过整合国内外保险优势资源,以保险产品和模式创新见长,积极践行数智化转型,打造业内领先的在线投保平台“领航保”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,更好的服务广大客户。领航拥有一支专业功底扎实、从业十余年的资深团队,致力于为物流行业提供数字化的风险管理方案。
领航货运险,跨境电商FBA保险、货代责任险,美国FMC资质办理及AMS舱单、欧盟ICS2发送服务(携手骏日),已为超1.8万家物流企业提供行业保险解决方案,依托强大的国际网络能够为“一带一路和引进来、走出去”提供优质的企业服务。